江仲嘉仕吴兴雅重道场山长老惠颜仲嘉之柩以八月十五日至山下颜以是日告寂

道人非复世间情,居士空留身后名。
共拟凌云成一笑,不妨乘月话三生。
桐乡定有蝉衣在,葱岭遥知虎锡鸣。
耿耿幽怀无处写,眼中泉石记经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仲嘉仕吴兴雅重道场山长老惠颜仲嘉之柩以八月十五日至山下颜以是日告寂》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之一。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出生于郑州(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构思缜密,善于运用象征、用典和暗示的手法,语言精工细腻,富有文彩,有“小李杜”之称。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描述了一位名叫惠颜的僧人,他是一位道场山的长老,已经去世了。这位惠颜长老的灵柩在八月十五日被送到了山下,也就是他的墓地。这一天被用来举行葬礼仪式,宣告他的离世。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佛教在中国的流行以及佛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一种纪念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