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向过溪亭下留,拂碑慨想晋时流。
云生古树茑萝雨,风卷修廊松竹秋。
登阁冷知山扑面,照池凉觉水澄眸。
捻香礼遍远公墓,僧舍乞茶谈赵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晴向过溪亭下留,拂碑慨想晋时流。
云生古树茑萝雨,风卷修廊松竹秋。
登阁冷知山扑面,照池凉觉水澄眸。
捻香礼遍远公墓,僧舍乞茶谈赵州。
《入东林寺》是宋代诗人董嗣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董嗣杲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其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诗人和官员。《入东林寺》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都极具特色。董嗣杲在宋亡之后,曾入山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他的诗歌创作深受佛学思想的影响,对佛教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这种宗教情怀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描写景物的佳作,更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