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三桥步隐者

翠竹苍松贴屋牢,屋前径狭长蓬蒿。
蒲团坐久侵肌薄,柏子焚来结气高。
山雨湿蜗腥薜荔,野烟蔽鹊损樱桃。
终期脱迹相从去,参取玄微学郑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三桥步隐者》是董嗣杲的著名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访三桥步隐者》的创作背景是宋代,而作者董嗣杲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诗人。这首诗可能反映了他游历江南时对自然景致的感受和内心体验。
  2. 诗歌原文:诗中“翠竹苍松贴屋牢,屋前径狭长蓬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简朴的自然景象,竹子与松树紧紧依附在房屋旁,而屋前的小路则狭窄且杂草丛生,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3. 文化价值:作为董嗣杲的作品,《访三桥步隐者》不仅体现了他的艺术风格,还蕴含着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也可以尝试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感受来理解其深层含义。例如,可以想象自己在一条幽静的乡间小路上行走,四周是郁郁葱葱的竹林和挺拔的松树,耳边是风吹过竹叶和松针的声音,这样的场景是否让你感到内心的安宁与平和?

《访三桥步隐者》不仅仅是一首诗文作品,它更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以及他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的一片宁静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