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霭薰风遍赤墀,共歌随佛下生时。
报班立笋嵩呼远,接宴簪花拜舞迟。
联坐不矜朝士贵,缀员深愧醴曹卑。
山中雨露恩荣溥,赋得三宫万寿诗。
乾会圣节赐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乾会圣节赐宴》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作品。《乾会圣节赐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乾会圣节赐宴》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圣节赐宴时的气氛。诗中“瑞霭薰风遍赤墀”,通过“瑞霭”与“薰风”两个意象,传达出一种祥和、庄重的氛围。同时,“共歌随佛下生时”表达了对佛陀降生时的赞颂,以及众生共同欢唱的场景,体现了佛教文化在古代社会中的影响力。
这首诗还深刻地描绘了宴会上的人物活动。“报班立笋嵩呼远,接宴簪花拜舞迟”展现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人们按照等级排列,有的欢呼雀跃,而有的则保持着恭敬的态度。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也揭示了人们在宗教节日中寻求心灵安宁的需求。
诗中的“联坐不矜朝士贵,缀员深愧醴曹卑”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地位的认识。他既不张扬也不自卑,谦逊地与其他官员同坐一堂。这反映出诗人淡泊名利、注重道德修养的品质,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一种典型风范。
在艺术手法上,《乾会圣节赐宴》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如“山中雨露恩荣溥”象征着自然界的恩泽广泛而深远,而“赋得三宫万寿诗”则暗示了对皇室祝福的美好愿景。这些象征和隐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
《乾会圣节赐宴》不仅是一首赞美佛诞节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示了宋代社会风貌、人物情感和文化氛围的画卷。它以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值得后世深入研究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