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庐增耀石人眠,莫谓思陵雨露偏。
宠断自空蝴蝶梦,魂归犹咽凤凰泉。
碑玞蚀翠埋荒土,楼拱涂丹落废砖。
主祭有谁今若此,此时出色想无毡。
刘妃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妃墓》是宋朝诗人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董嗣杲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寄托。
董嗣杲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作者的个人情感。《刘妃墓》作为其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刘妃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中的“佛庐增耀石人眠,莫谓思陵雨偏”,通过描绘刘妃墓地的荒凉场景,隐喻了历史的沧桑和世事的无常。
进一步地,诗中通过“宠断自空蝴蝶梦,魂归犹咽凤凰泉”等诗句,展现了主人公对于生命归宿的深刻理解与哲思。这种对于生命终结的描写,不仅仅是对死亡的恐惧和悲伤,更是一种超越生死、追求精神升华的境界。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刘妃墓》采用了典型的宋代诗歌风格,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满了哲理性和象征性。董嗣杲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对比,如“碑趺蚀翠埋荒土,楼栱涂丹落废砖”,这些意象既具有直观的画面感,又富含深意,使得整首诗的内涵更加丰富而深邃。
《刘妃墓》不仅是董嗣杲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代文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宇宙观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