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岭

叠叠流云步步苔,九霄紫气限蓬莱。
后唐刻石初开路,南宋郊天别筑台。
慰眼江湖空岁月,伤心陵寝堕尘埃。
桃花争趁春风老,又引游人一度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慈云岭》是杨蟠的诗作,描述了南宋时期的西湖与玉皇山之间的分界岭——慈云岭。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和作者介绍
  • 杨蟠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 杨蟠的诗作通常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能够深刻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1. 诗歌原文及其赏析:《慈云岭》是一首描写杭州西郊风景的诗,诗中描绘了西湖将尽处突然见到大江横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2. 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 慈云岭作为南山的一部分,不仅是地理上的标志,也体现了古人对于山水地理的深刻认识。
  • 吴越王钱镠建造的资贤寺在岭上的石壁上,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
  • 通过《慈云岭》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杭州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点,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慈云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文化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地理、文化和历史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