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翔寺

南翔建自梁天监,白鹤不归江自转。
深禅空忆祖师齐,昔有老堪今有远。
我趁江鸥访远公,远公不有湖天晚。
七岁驱凫有几房,三百苾刍无半面。
殿阁参差高入云,一堂可著千僧饭。
古柏槎牙不记年,柯如屈铁色苍藓。
古意偏关倦客怀,归舟有句无人遣。
明日中流遇阿英,连宵细说南翔院。
少待崇莲宝塔成,春风共看巢梁燕。
我欲婆娑借数椽,子当力学如吾愿。
一任江花恼杀人,闲边自数飞花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南翔寺》是宋代诗人葛天民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南翔寺悠久的历史,还透露出作者对禅宗和祖师传承的思考与感慨。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文化价值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歌内容与艺术手法
  • 背景介绍:《题南翔寺》通过描写南翔寺的建筑与自然景观,展现了其古朴典雅的氛围以及历史沉淀的厚重感。
  • 艺术手法:诗中多采用对仗工整、意象丰富的表达方式,如“南翔建自梁天监,白鹤不归江自轨”,通过对寺庙历史与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1. 诗歌文化价值与象征意义
  • 历史与文化的反映:葛天民在诗中通过对南翔寺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建筑美学,也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诗中的“深禅”等词汇体现了作者对于禅宗思想的理解与推崇。
  • 哲学思考:诗中所蕴含的对时间和空间的哲思,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万物的宏观理解。
  1. 社会影响与评价
  • 文学地位:在宋代诗歌史上,葛天民的《题南翔寺》作为其代表作之一,被后世学者广泛研究与传颂。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 读者反响:历代以来,这首诗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不仅是文学爱好者的研究课题,也是普通读者心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提供了一种审美和思考的途径。

对于热爱传统文化和诗歌的读者而言,深入了解《题南翔寺》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鉴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同时,对于研究者而言,探索葛天民以及其他宋代诗人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及个人生平,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葛天民的《题南翔寺》是一首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也在历史文化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