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同年郭丞遁斋

清江子郭子,作斋以遁名。
傍人或不解,谓将抛尘缨。
著语竞挽住,轩翥九万程。
吾闻遁之象,山止而天行。
止如子綦木,行如亚夫兵。
养静以须动,渊嘿藏雷声。
乃识个中趣,非专隐遁情。
虽然遁六爻,四阳理分明。
虽有艮在内,二阴要研精。
尾厉苟不审,嘉肥何由亨。
艮斋谢夫子,江南老先生。
君斋虽名遁,三爻自艮萌。
南丰一瓣香,好请子细评。
再拜若有得,为语年弟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同年郭丞遁斋》是宋代诗人舒邦佐的一首作品。全文如下:

清江子郭子,作斋以遁名。  
傍人或不解,谓将抛尘缨。  
著语竞挽住,轩翥九万程。  
吾闻遁之象,山止而天行。  
止如子綦木,行如亚夫兵。  
养静以须动,渊嘿藏雷声。  
乃识个中趣,非专隐遁情。  
虽然遁六爻,四阳理分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遁世生活的理解和体验。诗中“清江子郭子”,指的是一位隐居的人,他建了一座名为“遁斋”的房屋来表达他的隐退之意。周围的人不理解这种生活方式,认为他会放弃世俗的生活。然而,诗人通过描绘郭子的行为和态度,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在这首诗中,“山止而天行”和“养静以须动”等句子深刻描绘了遁世生活的本质。郭子的住所象征着他在自然中的宁静与自由,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

舒邦佐的《题同年郭丞遁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谐、内心平静的崇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