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胡后山提干咏南麓古松

志在千寻上,根蟠十里间。
不除当路树,为作对门山。
田近龙常见,枝低鹘可攀。
向来戎马入,世故涉艰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胡后山提干咏南麓古松》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赞美和歌颂自然景观为主题,描绘了南麓地区古老松树的壮丽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诗歌内容

  1. 开头

    • “为胡后山提干咏南麓古松”:这是全诗的主题句,明确指出诗人是为一位名叫“胡后山”的人所写的赞颂性作品。
  2. 描绘场景

    • 描述了南麓(即南方的山脚)地区的景色。这里的松树古老而壮观,给人以雄伟壮丽的感觉。
  3. 情感表达

    • 诗人通过赞美这些古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4. 象征意义

    • 古松在诗中被赋予了生命力、顽强不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