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一日山窗散愁

平生志大孔文举,牢落依然不可羁。
茨阖小窗巢燕子,菰蒲新雨试鹅儿。
胸襟大闷书不读,口吻微吟人未知。
安得一蓑江海去,持螯作鲙卧鸱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月十一日山窗散愁》是宋代诗人舒岳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舒岳祥深邃的哲理思考,也反映了他独特的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舒岳祥,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字舜侯,一字景薛。他于理宗宝祐四年中进士,并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最终以承直郎的身份终其一生。然而,在面对国家动荡和个人遭遇时,舒岳祥选择了隐退,并以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诗歌原文:平生志大孔文举,牢落依然不可羁。茨阖小窗巢燕子,菰蒲新雨试鹅儿。胸襟大闷书不读,口吻微吟人未知。安得一蓑江海去,持螯作鱠卧鸱夷。

  3. 诗歌解析

  • 生平志大孔文举:表达了舒岳祥对理想的追求和执着,他有着宏伟的理想抱负,但现实使他感到无法实现这些志向,从而感到“牢落依然不可羁”,意指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 茨阖小窗巢燕子:通过描写小窗外燕子筑巢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胸襟大闷书不读:揭示了诗人因为胸襟郁结而无法读书,这种状态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精神上的压抑。
  • 安得一蓑江海去,持螯作鱠卧鸱夷:表达了诗人希望逃离尘世纷扰,寻求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方式的愿望,即如渔翁般自在地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舒岳祥的《六月十一日山窗散愁》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同时也是对个人境遇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舒岳祥诗歌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