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绝不可步,肩舆屡颠覆。
南北三十里,上下九回曲。
两畔沿古松,虬枝乱相续。
根迸石齿裂,叶密云气宿。
或一盖高张,或万蛇奔促。
或魑魅隐见,或虎豹踯躅。
纵无游子悲,遇此亦惨目。
鼠梯侧将崩,鸟径深更蹙。
吾道岂终穷,朅来意何欲。
头陀岭
介绍
《头陀岭》是宋代诗人葛绍体的一首五言诗,通过描绘头陀岭的自然景观和地势险峻,表达了游历者在面对自然奇观时的心情和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葛绍体是宋代的诗人,其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都值得深入探讨。葛绍体的创作生涯主要集中在宋代,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他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因此对研究宋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诗作原文:《头陀岭》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峭绝不可步,肩舆屡颠覆。
南北三十里,上下九回曲。
两畔沿古松,虬枝乱相续。
根迸石齿裂,叶密云气宿。
或一盖高张,或万蛇奔促。
或魑魅隐见,或虎豹踯躅。
纵无游子悲,遇此亦惨目。
鼠梯侧将崩,鸟径深更蹙。
吾道岂终穷,朅来意何欲。
这是一首描绘头陀岭自然景观和地势险峻的五言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哲思。诗意解析:首二句“峭绝不可步,肩舆屡颠覆”描述了攀登者面临的艰难险阻;“南北三十里,上下九回曲”则揭示了头陀岭的复杂地形和曲折路径。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古松、石牙、云气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苍凉而神秘的氛围。诗中也不乏生动的细节描绘,如蛇、妖魅、虎豹的出没,这些自然元素的出现增强了诗歌的动感和神秘色彩。最后两句“纵无游子悲,遇此亦惨目。鼠梯侧将崩,鸟迳深更蹙”,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如此景象时的无奈和感慨,以及他对于未知旅程的恐惧和忧虑。
作品赏析:《头陀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诗中的自然景观不仅仅是外在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各种元素,诗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哲学思考。葛绍体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生命无常和宇宙自然的深刻理解。
写作背景:葛绍体生活在一个多变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局势复杂,这使得他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他的诗歌常常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个人情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在《头陀岭》这首诗中,葛绍体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头陀岭》不仅是宋代葛绍体的一部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