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卿弟见和复赋二首

岁律峥嵘又欲还,鸣条风急作清寒。
菊英媚日犹呈秀,梅蕊包香未吐檀。
江水过门兼汐到,乡山当面带云看。
是身已觉都无事,只有空飧不自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友卿弟见和复赋二首》是宋代词人葛胜仲的作品,展现了他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风格。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葛胜仲(1072~1144),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他是一位杰出的宋代词人,也是一位进士及宏词科的举子,其生平和作品均显示出他对文学的深厚兴趣与贡献。葛胜仲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迁,包括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并在文华阁待制任上去世。他的诗词不仅在宋代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气节和文学成就也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葛胜仲的文学创作涵盖了宋词、元曲、诸子百家等多种体裁,其中尤以宋词见称。他的词风与叶梦得相近,两人关系亲密,共同推动了宋代词风的发展。

  2. 诗歌原文及注释:诗中的原文如下:岁律峥嵘又欲还,鸣条风急作清寒。菊英媚日犹呈秀,梅蕊包香未吐檀。江水过门兼汐到,乡山当面带云看。是身已觉都无事,只有空飧不自安。

对这首诗进行注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背景:“岁律”指的是时间的流转,“峥嵘”形容岁月的变迁,而“又欲还”则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鸣条风”通常指的是春天的风,而“急作清寒”则描述了春季的气候特点,即春风吹来时带来的凉意。“菊英”、“梅蕊”分别代表了秋天和冬天的花卉,这里用“媚日”、“含香”等形容词描绘了它们在不同季节的独特风貌。“江水”、“乡山”则是自然景观的象征,通过它们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之美。“空飧”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食物或者生活所需,而“不自安”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无奈和忧虑。

  1. 诗歌赏析:葛胜仲的这两首《友兄见和复赋二首》不仅是对其个人情感的抒发,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葛胜仲的诗作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既体现了他对古典文化的继承,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洞察。

葛胜仲的两首《友兄见和复赋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与自然美的诗作,更是一部融合了个人情感、文化素养以及哲学思考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葛胜仲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传递给了读者,使得这首作品成为了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