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晦之

举世欣欣濮上音,丝桐还寄长卿心。
知君韶濩思千载,劲节松筠挺几寻。
万籁息时霜剑立,一灯明处夜堂深。
他年振铎收遗器,岂愧云和瑟与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和晦之》是宋代诗人邹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邹浩在宋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及第,为襄州教授时,曾著有《论语解义》、《孟子解义》两部著作。后来迁至右正言,因谏立刘后被削官羁管新州。直到宋徽宗时才获复官,并多次升迁至兵部侍郎,知江宁府、越州、杭州等职。然而,因他再次上疏谏立刘后一事,最终被贬永州等地。崇宁五年,邹浩归隐故里,此后生活相对平静。
  2. 诗歌原文:举世欣欣濮上音,丝桐还寄长卿心。知君韶濩思千载,劲节松筠挺几寻。万籁息时霜剑立,一灯明处夜堂深。他年振铎收遗器,岂愧云和瑟与琴。
  3. 诗歌鉴赏: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音乐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刻联系。首句“举世欣欣濮上音”将音乐之美与世间的欢愉相融合,引出对音乐家精神世界的探索。接着,诗人通过对音乐家坚韧不拔、刚劲有力的品格描写,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崇高敬意。最后一句“岂愧云和瑟与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4. 诗歌风格: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哲理色彩。通过对音乐艺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远的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 诗歌意义:该诗不仅是一首赞美音乐艺术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揭示了人类情感世界和生命体验的奥秘,引导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邹浩的《再和晦之》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读者,更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启迪着人们对于生命、艺术和自然的感悟。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