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辔挥毫墨尚新,碧纱从此碧生尘。
可怜庭下长杨树,犹有清阴待路人。
东平周村驿观临川吴公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平周村驿观临川吴公题》是宋代诗人贺铸的一首五言古诗,其全文为“顿辔挥毫墨尚新,碧纱从此碧生尘。可怜庭下长杨树,犹有清阴待路人。”此诗通过描绘驿站周围的景致,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贺铸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文学家,他的诗作多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贺铸的生平事迹不多,但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东平周村驿观临川吴公题》是他在任上所作,反映了当时文人官员与民众交流的情景。
诗中“顿辔挥毫墨尚新”,意味着在驿站停留时,贺铸挥笔泼墨,创作了这首新的诗作。这里的“顿辔”指的是停下马缰思考创作的意象,而“挥毫”则是指拿起笔来书写。这种场景体现了文人在闲暇之余,即兴创作的习惯。诗中的“墨尚新”暗示了贺铸的创作热情未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墨,将所见所感传达给读者。
第二句“碧纱从此碧生尘”,描绘了驿站周围的环境。这里的“碧纱”可能指的是驿站外的风景,如绿柳或者翠竹等植物,它们因风拂动而显得生机勃勃。而“碧生尘”则形容这些植物的生命力非常旺盛,仿佛连尘埃都被染上了绿色。这一句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第三句“可怜庭下长杨树,犹有清阴待路人”进一步深化了这首诗的主题。长杨树是古代驿站常见的树种之一,它的存在为驿站带来了一片阴凉。然而,当行人经过的时候,这片阴凉也随之消散。这句诗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领悟。
《东平周村驿观临川吴公题》不仅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也是贺铸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写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意味,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