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赠芥堂老僧遇来

岁计江边二顷田,不能多应世间缘。
闭门密竹荒松里,杯粥炉香六十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赠芥堂老僧遇来》是宋代诗人贺铸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个老和尚简朴生活的赞赏和对其岁月静好的祝福。《题赠芥堂老僧偶来》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展示了贺铸深厚的文学功底。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作者生平: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生于公元1052年,逝世于公元1125年,北宋时期的词人。
  • 文学成就:贺铸是南宋四大词人中唯一未入元朝的,因此被尊称为“中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词创作风格豪迈,擅长运用典故,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岁计江边二顷田,不能多应世间缘。闭门密竹荒松里,杯粥炉香六十年。”
  • 诗句解析:诗中的“岁计江边二顷田,不能多应世间缘”,描绘了老和尚的生活状态,虽然有田地但并不追求过多的世俗欲望。“闭门密竹荒松里”,反映了老和尚的生活环境,简朴却充满了禅意。
  1. 写作手法
  • 对比手法:“闭门密竹荒松里,杯粥炉香六十年”,通过对比江边繁华与寺内的宁静,展现了老和尚的生活态度与追求。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的“闭门”、“密竹、荒松”等意象,构建了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意境。这种意象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贺铸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老和尚简朴生活和内心世界的赞赏之情。通过对老和尚生活状态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 艺术风格: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通过平实的语言传达了深沉的情感。这种风格体现了贺铸作为词人的一贯风格,即注重内涵而非形式。
  1. 历史评价
  • 历代评论:历史上,许多学者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明代的杨慎就曾称赞这首诗“句句清丽,真绝唱也”,认为这首诗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 文化影响:《题赠芥堂老僧遇来》不仅是贺铸个人作品的代表,也是宋词艺术的重要体现。它的流传和传播,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题赠芥堂老僧偶来》不仅是贺铸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更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