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韩太师坟

古墓年深草树荒,石人石马卧斜阳。
争如湖上逋仙冢,诗骨埋云万古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山韩太师坟》是宋代诗人黄庚的作品,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黄庚是宋代诗人,字星甫,号天台山人。他出生于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他的诗歌多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交往,其诗作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代表。
  2. 作品原文:《西山韩太师坟》的原文是“古墓年深草树荒,石人石马卧斜阳。争如湖上逋仙冢,诗骨埋云万古香。”这四句话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烈的敬仰之情。
  3. 主题思想:黄庚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他以古墓、石人石马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庄重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到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传承。
  4. 艺术特色:黄庚的诗歌具有豪放的个性和深沉的情感。《西山韩太师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通过对古墓、石人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5. 文化价值:《西山韩太师坟》不仅是黄庚个人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它反映了宋代诗歌的审美风格和文化特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西山韩太师坟》作为宋代诗人黄庚的杰作,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还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