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黄州赤壁抛过三江口危甚

直打矶头上,横抛江口开。
水将天共去,风与浪俱来。
人压船舷正,竿牵帆索回。
长年夸好手,不道客心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项安世的《自黄州赤壁抛过三江口危甚》是宋代诗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黄州赤壁抛锚的经历以及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感慨。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哲学思考。

诗中的“直打矶头上,横抛江口开”展现了诗人站在黄州赤壁岸边的视角,直面波涛汹涌的江水,其景象既壮观又充满挑战。这种描述不仅让人直观地感受到江水的浩瀚与力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紧接着,“水将天共去,风与浪俱来”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现象的不可预测性和危险性。这里的“天共去”与“风与浪俱来”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赤壁边风浪交织的自然景观,使得整个场面显得既激烈又充满了诗意。

诗中还有“人压船舷正,竿牵帆索回”这样的描写,这不仅展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的渺小感和无力感。这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内心感受,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自黄州赤壁抛过三江口危甚》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描绘黄州赤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认识和情感体验。这种认识和体验超越了表面的自然美景,触及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项安世的《自黄州赤壁抛过三江口危甚》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学价值和哲学意蕴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传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对于喜爱文学和探索人生奥秘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