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州宅观月

青天碧海桂光流,已是人间万古愁。
野阔江深那向楚,霜深露冷更逢秋。
此时此地俱清绝,无酒无诗得索休。
太守尚嫌高兴少,卷云飞雨架层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六夜州宅观月’是一首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作品。以下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青天碧海桂光流,已是人间万古愁。野阔江深那向楚,霜深露冷更逢秋。此时此地俱清绝,无酒无诗得索休。

  2. 诗歌鉴赏

  • 《十六夜州宅观月》是宋代著名诗人项安世所创作的七言律诗,描绘了一个宅院中观赏月光的情景。诗中“青天碧海桂光流,已是人间万古愁”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自然之美的感慨。
  • “野阔江深那向楚,霜深露冷更逢秋”通过对比不同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受。其中“霜深露冷更逢秋”,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哀愁。
  • 最后两句“此时此地俱清绝,无酒无诗得索休”更是点明了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寻求心灵的慰藉,通过饮酒吟诗来放松心情。
  1.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韵律整齐,易于朗读。通过对月亮、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独特理解。
  • 项安世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通过月亮这一主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自然美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十六夜州宅观月》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也是一次深入的心灵之旅。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