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春雪

青帝云车碾玉尘,阴机和雨付江神。
巧将清冷三巴景,妆出繁华二月春。
已凛寒威驱瘴疠,更流和气助陶钧。
劝农使者虽欢赏,犹念无衣索拊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渝州春雪》是宋代诗人冯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诗歌原文
    青帝云车碾玉尘,阴机和雨付江神。
    巧将清冷三巴景,妆出繁华二月春。
    已凛寒威驱瘴疠,更流和气助陶钧。
    劝农使者虽欢赏,犹念无衣索拊循。

  2. 诗歌背景

  • 作者简介:冯山,字允南,宋普州安岳人,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
  • 创作背景:此诗应是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冯山通过描写春天的雪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冯山在《渝州春雪》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青帝云车碾玉尘”中的“碾玉尘”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落在地面上的情景,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阴机和雨”等词汇,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 深层意义:通过对春天雪景的描写,冯山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他通过“劝农使者虽欢赏,犹念无衣索拊循”这一诗句,揭示了统治者虽然表面上关心民生,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这种矛盾体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
  1. 文化影响
  • 文学地位: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一,《渝州春雪》不仅展示了冯山高超的文学技巧,也表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责任感。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宋代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
  • 后世评价:冯山的这首诗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其著作《诗薮·内编》中评价说:“《渝州春雪》,古雅可味。”清代学者王士禛也称赞说:“冯山《渝州春雪》,古意盎然。”这些评论都证明了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渝州春雪》不仅是冯山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注。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