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初秋赠写真陈生

居士一丘壑,深衣折角巾。
谁曾令子见,忽漫写吾真。
更不游方外,于何顿若人。
呼儿一笑看,下笔可能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午初秋赠写真陈生》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其对艺术的热爱及与画工王三锡之间的深厚友谊。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基本资料: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吉州吉水人,因其诗文和书法成就,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 政治生涯: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出身,历任零陵丞、国子监博士等职,因反对吕颐浩配享庙祀而遭排挤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后,被召回为秘书监,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宁宗继位后又多次被召,但最终未应召。
  1. 创作背景
  • 赠诗缘由:据传,这首诗的创作是因为画工王三锡在壬午初秋时为杨万里绘制写真,杨万里因此写下了这首赠诗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对王三锡的赞赏。
  • 创作时间:诗中描述的时间“壬午初秋”可能是指作者杨万里在某一具体年份的初秋时节,这一时期的天气和景色可能给他带来了某种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1. 诗歌内容
  • 第一段:“居士一丘壑,深衣折角巾。”描述了诗人自己简朴的生活状态,以及他穿着朴素的服饰,如同一位隐居的居士。
  • 第二段:“谁曾令子见,忽漫写吾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自豪,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超越寻常人的理解,达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 第三段:“更不游方外,于何顿若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与世俗的区别,以及通过艺术创作实现自我表达的愿望。
  • 第四段:“呼儿一笑看,下笔可能亲。”则是诗人对王三锡的赞誉,表示希望他的画作能像自己的文字一样,让人一看就能体会到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壬午初秋赠写真陈生》不仅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生活哲学的诗作,也是杨万里与王三锡友情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也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追求和文化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