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夜普明寺睡觉二首

旅梦忘为客,檐声忽唤愁。
亲庭未差远,佛屋不胜秋。
只么功名是,如今悟解不。
十年行路饱,谁不遣吾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腊夜普明寺睡觉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腊夜普明寺睡觉二首》通过简洁的四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普明寺中腊月夜晚入睡的情景,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内心世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其诗讲求活法,自成“诚斋体”,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

  2. 创作背景:《腊夜普明寺睡觉二首》创作于农历十二月的一个清冷夜晚,地点为普明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普明寺中的宁静与自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和超然态度。

  3. 诗作原文
    旅梦忘为客,檐声忽叹愁。
    亲庭未差远,佛屋不胜秋。
    只麽功名是,如今悟鲜不?
    十年行路饱,谁不遣吾休。

  4. 诗意解析:第一句“旅梦忘为客”描绘了作者在普明寺中如同过客一般,忘却了外界的纷扰;第二句“檐声忽叹愁”则透露出因寺庙中寂静的氛围而产生的一丝忧愁;第三句“亲庭未差远,佛屋不胜秋”写出了寺庙的静谧与秋天的萧瑟之美;末两句“只麽功名是,如今悟鲜不?”表现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与超然,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5. 艺术特色:杨万里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善于捕捉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同时,他的诗作多采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主题,使得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美感,而且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腊夜普明寺睡觉二首》不仅是杨万里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独特的文化象征之一。通过这首作品,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