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都下黄雀食新

九日新霜薄,群飞一网遮。
裘披杨柳絮,色染木犀花。
下箸欣乡味,知侬忆故家。
金杯浮菊蕊,相映两光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都下黄雀食新》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诗歌原文:《九日都下黄雀食新》
    九日新霜薄,群飞一网遮。
    裘披杨柳絮,色染木犀花。
    下箸欣乡味,知侬忆故家。
    金杯浮菊蕊,相映两光华。
  3. 诗歌赏析: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人们在都城享受着美食的场景。诗中以“九日”为题,即重阳节,而“新霜薄”则形容天气渐冷,霜降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人们围坐共享美食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来,其中不仅体现了节日的喜悦,也透露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4. 文化背景:在宋代,文人雅士们非常重视节日,他们借由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趣。重阳节登高、赏菊等活动更是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展示了宋代诗词艺术的成熟与繁荣。

《九日都下黄雀食新》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风貌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