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新霜薄,群飞一网遮。
裘披杨柳絮,色染木犀花。
下箸欣乡味,知侬忆故家。
金杯浮菊蕊,相映两光华。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都下:京都,指长安。黄雀食新:比喻人们欢庆丰收的节日。新霜薄:指初秋时的新霜。群飞:许多小鸟在树上飞来飞去。一网遮:用树枝等将鸟网住。裘披杨柳絮:穿着用杨柳花做的衣服。色染木犀花:衣服的颜色染上了木犀花花。木犀花:一种花名,又名茉莉花,有香气。下箸:吃饭的意思。欣乡味:喜爱家乡的味道。知侬忆故家:知道我想故乡的人。金杯:酒杯。浮菊蕊:把菊花放在酒杯里。相映两光华:相互映衬着光彩夺目。
【赏析】
《九日都下黄雀食新》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的是一幅深秋时节,长安城郊黄雀啄食新粮的生动画面。全诗四句八韵,每韵四字,语言平实质朴,意境优美清新。
首二句“九日新霜薄,群飞一网遮。”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长安城郊黄雀啄食新粮的生动画面。“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远足之习,而此时正是收获的季节,因此重阳节这天人们要吃新谷,所以诗人说“新霜薄”,即新谷已经收割,地上的残存不多;同时“群飞”二字又写出了黄雀之多。“一网遮”,写捕鸟人正在用树枝等将鸟网住,表现了捕鸟人动作熟练、机敏矫捷的形象。
三、四两句“裘披杨柳絮,色染木犀花。”写捕鸟人穿上用杨柳花做的衣服,衣服的颜色染上了木犀花花。杨柳絮即柳絮,这里代指杨柳花。木犀花即桂花,这里代指桂花,都是黄色的。杨柳絮和木犀花都是黄色的,因此作者说“色染木犀花”。杨柳树开小白花,木犀花开小花,二者颜色相近,因此用杨柳絮来形容木犀花也是恰当的。杨柳絮与木犀花同为黄色,所以作者说“色染木犀花”。
五六两句“下箸欣乡味,知侬忆故家。”写捕鸟人吃饭时,非常喜爱家乡味道,知道我想故乡的人。下箸,吃饭的意思。这句意思是说,当捕鸟人吃到家乡的食物时,非常高兴。“知侬忆故家”,知是我想念故乡的人。这句意思是说,我知道我想念故乡的人。
最后两句“金樽浮菊蕊,相映两光华。”写捕鸟人在喝酒时,把菊花放在酒杯里,相互映衬着光彩夺目。金樽,金做的酒杯。菊蕊,菊花的花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一边饮酒一边观赏菊花,酒中映着菊花的光彩,两者互相辉映,更加美丽动人。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时长安城郊外黄雀啄食新粮的生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意境优美清新,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