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八日尝新荔子

一点胭脂染蒂旁,忽然红遍绿衣裳。
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暑凉。
掌上冰丸那忍触,樽前风味独难忘。
老饕要啖三百颗,却怕甘寒冻断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月八日尝新荔子》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新鲜荔枝的诱人模样和独特风味,还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下面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生平
  •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
  • 杨万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 杨万里的诗讲求活法,自成“诚斋体”,有《诚斋集》、《诚斋诗话》传世。
  1. 诗歌原文
    一点臙脂染蔕旁,忽然红遍绿衣裳。
    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暑凉。
    掌上冰丸那忍触,樽前风味独难忘。
    老饕要啖三百颗,却怕甘寒冻断肠。

  2. 诗歌鉴赏

  • 首句“一点胭脂染蔕旁,忽然红遍绿衣裳”用“胭脂”、“红”、“绿”等色彩鲜明的形容词,形象地写出了荔枝颜色之鲜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紫琼骨骼丁香瘦”以“紫琼”、“丁香”比喻荔枝的紫色外皮和淡紫色果肉。
  • “白雪肌肤午暑凉”将荔枝的白色外皮比作风中雪花,在炎热的夏日带来清凉之感,体现了诗人对荔枝品质的高度赞扬。
  • “掌上冰丸那忍触”表达了吃荔枝时的美妙感觉,如同触摸到了冰块一样让人难以忍受。
  • “樽前风味独难忘”则表达了吃荔枝时的美好感受令人难以忘怀。
  • “老饕要啖三百颗,却怕甘寒冻断肠”描述了贪吃者对于荔枝的喜爱以及因为其甘寒而害怕导致身体不适的矛盾心理。

杨万里的《四月八日尝新荔子》不仅是一首描写荔枝的诗,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