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王氏东园

名园聊得拂尘衣,深入春丛一径微。
万树未饶金谷富,百畦犹有汉阴机。
青蘋风暖天鸡出,文杏巢乾海燕归。
向晚鸣驺九门路,柳堤回首独依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王氏东园》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1. 作者简介
  • 杨亿简介:杨亿(927年-983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初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曾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宋代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诗歌创作背景:作为宋代文人,杨亿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宋太宗至真宗时期,这一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为文学创作的繁荣提供了条件。杨亿的诗歌创作也受到时代背景的推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原文节选:名园聊得拂尘衣,深入春丛一径微。万树未饶金谷富,百畦犹有汉阴机。青苹风暖天鸡出,文杏巢干海燕归。向晚鸣驱九门路,柳堤回首独依依。
  • 译文解析:这首诗的翻译需要结合其原文意境进行理解。诗的第一句“名园聊得拂尘衣”,意指在名园中漫步,可以忘却尘埃,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第二句“深入春丛一径微”,描绘了进入园林深处后所见到的景象,一条小路弯曲延伸,充满生机。第三至六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如青苹花的香气、天鸡的啼鸣、文杏鸟的筑巢以及海燕的归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感受与赞美。最后两句“向晚鸣驱九门路,柳堤回首独依依”,则表现了作者在傍晚时分离开时的依依不舍。
  1. 诗词鉴赏
  • 艺术手法:杨亿在这首《游王氏东园》中运用了多种诗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显得生动且富有画面感。例如,通过对比“万树”与“金谷”(金谷园是古代著名的园林之一)的富贵景象,突出了自然之美;又如,使用“青苹风暖天鸡出”这样的意象描写,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超然物外的情感。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摹,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游王氏东园》作为杨亿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广泛收录于各类诗歌选集。《游王氏东园》不仅体现了宋初诗人的艺术风格,也显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界美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
  • 后世评价:历代以来,许多学者和读者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游王氏东园》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是宋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游王氏东园》是杨亿以七律形式创作的代表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于喜爱古典诗歌的朋友来说,深入了解和欣赏这首诗不仅能增加文学素养,还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和美好的心灵慰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