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良夫人二首

早岁为儒读国风,夫人高节有谁同。
至今桑梓传家法,便说蘋蘩力妇功。
闺内衾裯长自苦,堂前滫瀡得能丰。
欲知淑德碑何在,只听乡人叹息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代良夫人二首》是宋代诗人黄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黄榦,南宋著名儒学家、诗人,字直方,号东塘,福建浦城人,是朱熹的学生之一,也是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儒家经典的研究与传播,其著作多以阐述儒学思想为主。
  • 诗歌风格:黄榦的诗歌创作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语言典雅,意蕴深远。《代良夫人二首》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夫人高尚的节操和对家庭的贡献,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赞美和推崇。
  1. 诗歌原文
  • 早岁为儒读国风,夫人高节有谁同。
  • 至今桑梓传家法,便说蘋蘩力妇功。
  • 闺内衾裯长自苦,堂前滫瀡得能丰。
  • 欲知淑德碑何在,只听乡人叹息中。
  1. 诗意解析
  • 早岁为儒读国风: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年轻时研习经典,学习儒家文化的过程。国风即指《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代表了先秦诗歌的最高成就。
  • 夫人高节有谁同:这里的“夫人”指的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女性,她的高洁节操让这位诗人感到难以企及。这一句强调了夫人身上所体现出的传统美德与精神追求。
  • 至今桑梓传家法:这里的“桑梓”指故乡,象征着根和本。诗人提到家族世代相传的家法,意味着这些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已经成为了家庭的基石,并被后代传承。
  • 便说蘋蘩力妇功:蘋蘩指的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两种草,这里用来象征辛勤工作和无私贡献。诗人通过提及这一点,强调了夫人在家庭中的辛勤付出和重要角色。
  • 闺内衾裯长自苦:这句话描绘了夫人在家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苦楚。她为了家人的福祉,忍受着生活中的艰辛和不便。
  • 堂前滫瀡得能丰:滫瀡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洗涤用品,用以形容庭院的清洁和整洁。夫人不仅在家中承担起家务劳动,还使整个院子保持干净整洁,体现了她对家庭环境的细心照料。
  • 欲知淑德碑何在: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如何继承和传承这种高尚美德的思考。诗人想要知道这样的美德如何在现代社会得以体现和传承,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这一传统的担忧和期待。
  • 只听乡人叹息中:最后一句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感慨,即人们常常因无法理解或效仿而对某些美德表示惋惜和遗憾。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该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兴、象征等,使得诗歌富有深刻的内涵和美感。通过具体的物象和生活场景,诗人传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崇敬和赞颂。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核心主题是对传统美德的赞颂以及对这些美德在当代社会中传承意义的思考。它不仅仅是对个人品行的描述,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和倡导。

《代良夫人二首》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作品,也是对传统美德的一次深情致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和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