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北耸侵隋碧,涢水南流接汉清。
宋玉阳台犹暮雨,子虚梦泽半春耕。
寿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山》是一首南宋时期的吟咏寿山石的诗作,由黄榦所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寿山石的华丽特质及它在文化中的地位,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寿山》在艺术表现上展现了极高的成就。诗中“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荧煌”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寿山石的美丽以及它被加工成工艺品的历史,展现了一种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景。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日暮天寒山路长”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中所要传达情感的体验。
《寿山》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黄榦的作品,它不仅是对特定时代文化的记录,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和欣赏寿山石的机会。同时,通过对寿山石的描写以及对寺庙历史的回顾,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对于当今社会仍有着启示意义,即不应过于计较世间荣辱,而应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寿山》也是对黄榦诗歌风格的体现。他的诗歌常常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和深邃的思考,这种风格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因此,研究《寿山》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南宋时期的文化特色,也能深入理解黄榦这位诗人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格。
《寿山》作为黄榦的诗作,不仅是对寿山石美丽及其文化地位的艺术表达,也是对其人生哲学的一次深刻探索。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不仅能获得美的享受,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