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晦之见寄

临西风,动商歌。故人别来少书信,为问故人今若何。
白云蒙蒙迷少室,明月耿耿照秋河。可怜此月几回缺,空城每见伤离别。
邮筒朝解得君诗,读罢凉飙夺炎热。嗟乎晦之遣词,长于猛健,故意淡而孤绝。
有如怒流云山三峡泉,乱下龙山千里雪。大宛天马嘶青刍,神俊照人绝世无。
自言欲解羁衔去,不能帖耳驾盐车。朝登商山采三秀,暮上缑岭追双凫。
纷纷黄口争粟粒,君用此策固未疏。但恐高才必为一世用,虽有潺湲不得钓,空旷不得锄。
西风酌酒遥劝君,好去齐飞鸾凤群。穷山远水乃是我辈事,荷锄把钓听子入青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王晦之见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酬谢

莫问人间事,休言身后名。
无为风月里,何处梦魂生?

赏析
此诗写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当时作者与王晦之同在长安。诗人以答语的形式回答了友人关于人生世事的询问,并表达了对友情和生活的态度。

“莫问人间事”,意思是不要去关心世间的事情,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淡漠感。“休言身后名”则表明他不追求死后留下的名声,这种处世哲学体现了他的隐逸倾向。在诗中,“无为风月里”的“无为”二字是关键所在,它既是对生活的态度的表达,也是对友情的一种寄托。

最后两句“何处梦魂生”,表达了诗人对于梦境和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的感受。“何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