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龙渊,履虎尾。别狐貉,辨蚖虺。头雪白,心灰死。老斫轮,不教子。
君闻此,当洗耳。
戏答宣叔颂
介绍
《戏答宣叔颂》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三言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在探讨这首诗时,首先要了解作者黄庭坚的个人背景与创作特色。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他出身于一个文人家庭,自幼好学不厌,后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修撰《神宗实录》等职务。晚年因两次遭到贬谪而流落西南荒僻之地,最终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病逝。他的文学成就颇丰,不仅诗文词赋皆有所涉猎,其书法也极负盛名,被后世誉为“江西诗派”的开山大师。黄庭坚以诗文受到苏轼的青睐,并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作深受东坡影响,豪放风格尤为显著,且兼善词赋。除了这些,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也为后世所传颂。
《戏答宣叔颂》是黄庭坚以戏谑的方式写给朋友的一首诗。全诗共四句,内容涉及探龙渊履虎尾、别狐貉辨蚖虺、头雪白心灰死以及老斲轮不教子。这些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历经沧桑、身心俱疲的老人形象。黄庭坚以“探龙渊,履虎尾”比喻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勇敢无畏,“别狐貉,辨蚖虺”,则表达了他对世间纷扰的清醒认识。最后两句“头雪白,心灰死。老斲轮,不教子”,则是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总结,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世事无常的无奈接受。
《戏答宣叔颂》不仅是黄庭坚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体现,也是宋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及其对传统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独特风格:豪放而不粗犷、深沉而又不失灵动,这种风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戏答宣叔颂》是黄庭坚以戏谑之笔写下的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和超脱态度,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精神追求。对于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值得品鉴和学习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