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簿清辉亭

黛染烟螺拂槛低,抱城流水绿逶迤。
澄澜碎影摇青镜,斜日流峰隐半规。
坐上盈樽无俗客,壁间照夜有新诗。
登临已动忘归兴,况复清谈足解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簿清辉亭》是宋朝诗人杨时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宋代诗人的卓越才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下面对这部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杨时:杨时(约974年—1023年),字了翁,北宋时期的杰出诗人,被誉为“派”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在当时以及后世都受到了极高的评价。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王簿清辉亭》属于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于宋朝时期。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黛染烟螺拂槛低,抱城流水绿逶迤。
  • 译文:山色如黛,烟雾缭绕,轻轻拂过栏杆显得那么低矮,城外的溪水流淌着碧绿,蜿蜒曲折。
  1. 作品特点
  • 艺术风格: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著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优美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 作品赏析
  • 意象运用:通过对山水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境界中,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
  1. 社会影响
  • 文学地位:作为宋代的杰出代表,杨时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认可和赞誉。他的作品不仅在宋代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重要启示。

《王簿清辉亭》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对于喜爱传统文化和诗词的朋友来说,深入了解并欣赏这首作品,无疑能增加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