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
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
愿言绩学子,共惜此日光。
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
行己慎所之,戒哉畏迷方。
舜蹠善利间,所差亦毫芒。
富贵如浮云,苟得非所臧。
贫贱岂吾羞,逐物乃自戕。
胼胝奏艰食,一瓢甘糟糠。
所逢义适然,未殊行与藏。
斯人已云没,简编有遗芳。
希颜亦颜徒,要在用心刚。
譬犹适千里,驾言勿徊徨。
驱马日云远,谁谓阻且长。
末流学多岐,倚门诵韩庄。
出入方寸间,雕镌事辞章。
学成欲何用,奔趋利名场。
挟策博塞游,异趣均亡羊。
我懒心意衰,抚事多遗忘。
念子方妙龄,壮图宜自彊。
至宝在高深,不惮勤梯航。
茫茫定何求,所得安能常。
万物备吾身,求得舍即亡。
鸡犬犹知寻,自弃良可伤。
欲为君子儒,勿谓予言狂。
此日不再得示同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此日不再得示同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在仕途上失意、不得与同学相见的痛苦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此日不再得示同学》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状态来表达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其中,“人生到处知何似?”一句,意味着人生如同飘忽不定的飞鸿,无法预料前方的路会如何。而“应似飞鸿踏雪泥”则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他看到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失意,就像那只不知疲倦地飞翔在雪地上的鸿雁。
尽管他在官场上遭遇挫折,但诗人并没有沉沦下去。诗中的后两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认为,虽然自己的人生轨迹受到了阻碍,但他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被困境所困。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是苏轼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