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村晚望

山逐寒云断,天随暮霭低。
稻畦迷上下,樵径自东西。
故国存书剑,他乡尚鼓鼙。
涓埃期补报,未敢卜幽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奥村晚望》是宋代诗人黄公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黄公度(黄师宪),字师宪,莆田城里东里巷(今城厢区英龙街)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在绍兴年间中进士第一名,后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在秦桧当权时期,他因直言进谏而受到排挤,出判肇庆府,后因秦桧去世而被召回朝廷。
  1. 诗歌原文:山逐寒云断,天随暮霭低。稻畦迷上下,樵径自东西。故国存书剑,他乡尚鼓鼙。涓埃期补报,未敢卜幽栖。
  • 这首诗简洁地描绘了诗人在乡村黄昏时分的景象和心情。首句“山逐寒云断”写远景,山与寒冷的云朵相接,显得有些模糊不清。次句“天随暮霭低”则转为近景,天色因傍晚的雾气而显得暗淡。三句“稻畦迷上下”描写稻田被暮色笼罩,看不清上下的界限。接下来的“樵径自东西”描述了樵夫的路径从东向西延伸。末尾三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故乡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 通过对比故乡和当前的环境,诗人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未来的不确定感。
  1. 诗意赏析
  • 诗中“山逐寒云断”和“天随暮霭低”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自然景色。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之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 “稻畦迷上下,樵径自东西”进一步展示了乡村的宁静生活场景,但同时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反映。这两句通过对比故乡和当前的环境,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未来的不确定感。

《奥村晚望》不仅是黄公度的一首诗,更是宋代文学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展示了黄公度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心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