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宴东园方良翰

要洗襟怀万斛埃,一尊相属莫迟回。
颠狂柳絮将春去,排比荷花刺水开。
懒矣宦情甘冗长,拙于句法强追陪。
人生行乐须闲健,千古朱颜同一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宴东园方良翰有诗入夏追和》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未来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及其背景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黄公度:黄公度(1043—1128),字师宪,一字师汉,号南溪,福州福清人。北宋末年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与曾巩、王安石齐名。其诗文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尤以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为特点。
  1. 创作背景
  • 创作时间:该诗的创作时间据记载为“庆历二年”(1042年),具体地点为“京师”即今北京一带。
  • 创作原因:此诗可能是在宋仁宗庆历二年,诗人黄公度因政治失意而游历京城时所作。当时正值春季,诗人在东园宴饮之际,偶得好友方良翰的诗篇,遂作此追和之作。
  1. 作品原文
  • 原文节选:要洗襟怀万斛埃,一尊相属莫迟回。颠狂柳絮将春去,排比荷花刺水开。懒矣宦情甘冗长,拙於句法强追陪。人生行乐须闲健,千古朱颜同一颓。
  • 白话翻译:我要洗净满怀的尘埃,举杯共饮不要犹豫。柳絮纷飞带走了春天,荷花破浪而出刺破了水面。我因厌倦官场生活而感到懒散,写诗追求却显得笨拙。人生应当行乐及时,享受青春的快乐,即使容颜渐老也要乐观面对。
  1. 艺术特色
  • 主题思想:此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艺术手法:全诗用词简练,语言清新。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如“柳絮”喻指春天即将逝去,“荷花”象征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 风格评价:这首诗风格朴实无华,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特点,即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此诗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审美价值: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激发读者对美的感受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暮春宴东园方良翰有诗入夏追和》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黄公度的个人情感和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宋代诗歌的特色和时代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