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 其三菊

莫恨黄花瘦。正千林、风霜摇落,暮秋时候。晚节相看元不恶,采采东篱独秀。试揽结、幽香盈手。几劫修来方得到,与渊明、千载为知旧。同冷淡,比兰友。
柴桑心事君知否。把人间、功名富贵,付之尘垢。不肯折腰营口腹,一笑归欤五柳。怅此意、而今安有。若得风流如此老,也何妨、相对无杯酒。诗自可,了重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其三菊》并非一首文学作品,而是明代诗人梁清标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情景,通过风雨过后的菊花绽放,象征季节的转换和生活的朴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梁清标,明代末年清初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文人的情感。

  2. 诗歌原文:风雨过后,东篱边的一枝黄菊悄然绽放,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生活的朴素。

  3. 艺术特色:这首《贺新郎·其三菊》运用了传统的诗词形式,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4.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贺新郎·其三菊》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5. 鉴赏分析: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菊花之美,抒发了作者对生命力和高洁品格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古代文学中的珍品。

  6. 历史影响:此诗被收录于各类古诗词书籍中,如每日诗词,其中包含了众多优秀的古诗词作品,为研究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7. 现代应用:现代文学与艺术领域中,《贺新郎·其三菊》等经典诗词仍被广泛引用和研究,对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8. 学术研究:学术界对《贺新郎·其三菊》的研究不断深入,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在艺术表达上的创新之处。

《贺新郎·其三菊》是明代诗人梁清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诗及其背景、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内容都值得细细品味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