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乘马过草堂已而骤雨

此邦旱暵已连年,民亦何辜欲吁天。
鸠拙林间时自唤,龙慵潭底敢安眠。
忽看注雨如车轴,便觉流泉满稻田。
我亦驾言随霹雳,一瓢倾倒马鞍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七日乘马过草堂已而骤雨”这句话出自唐代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如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一首抒发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诗歌。诗中通过描写自己被大雨淋湿、无处避雨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