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邦旱暵已连年,民亦何辜欲吁天。
鸠拙林间时自唤,龙慵潭底敢安眠。
忽看注雨如车轴,便觉流泉满稻田。
我亦驾言随霹雳,一瓢倾倒马鞍前。
注释:
- 十七日乘马过草堂已而骤雨
- 此邦旱暵已连年,民亦何辜欲吁天。
- 鸠拙林间时自唤,龙慵潭底敢安眠。
- 忽看注雨如车轴,便觉流泉满稻田。
- 我亦驾言随霹雳,一瓢倾倒马鞍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干旱之年看到突然降雨,心中感慨万千,写下的诗句。诗人以“骤雨”为题,生动地描绘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给人们带来的惊喜和喜悦。
首句“此邦旱暵已连年,民亦何辜欲吁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期干旱的不满和担忧。旱灾使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他们渴望雨水来滋润大地。然而,诗人并不希望这种灾害只发生在自己的家乡,希望所有的国家都能得到雨水的滋润。
接下来四句,诗人以鸟鸣为引子,描绘了大雨来临的情景。“鸠拙林间时自唤,龙慵潭底敢安眠。”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大雨来临前树林中喜鹊的叫声、水潭里的大鱼悠闲自在的样子。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雨即将到来的景象。
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己的感受为引子,表达了对这场大雨的喜爱和期待。“忽看注雨如车轴,便觉流泉满稻田。”描述了诗人突然看到雨水如车轴般倾泻而下,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同时,也看到了雨水滋润农田的景象。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受,又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结尾两句,诗人再次以自己的感受为引子,表达了对这场大雨的喜爱和期待。“我亦驾言随霹雳,一瓢倾倒马鞍前。”描述了诗人跟随雷电的声音,驾驶着马儿在田野间奔跑的情景。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展示了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大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