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冷淡琐窗烟雾,来清供、莞尔怡颜。狂蜂蝶,还须敛衽,何得傍高闲。
西山。招隐处,寒云缭绕,流水回环。念风前绰约,雪后清孱。别是仙韵道标,应羞对、舞袖弓弯。怀真赏,今宵归梦,一饷许跻攀。
满庭芳 · 蜡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蜡梅》
虞俦的《满庭芳·蜡梅》,是宋代词人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审美和深邃的意境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蜡梅花的色、形、质的美,也透露出了词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
虞词开篇便以“色染莺黄”勾勒出蜡梅花鲜亮的黄色,如黄莺羽毛般绚丽,紧接着以“枝横鹤瘦”描绘其挺拔的姿态,宛若白鹤独立,形象生动。这种通过色彩与形态来展现美的手法,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种常见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在心中构建出一幅画面。
“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这句诗表达了词人的淡泊与超然,他不愿意用华丽的辞藻去修饰自己,而是保持一种慵懒的状态,任由秀发随意地挽着,这种态度既展示了蜡梅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词人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冷淡琐窗烟雾,来清供、莞尔怡颜。”词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画面:在烟雾缭绕的窗户旁,一缕阳光洒进来,带来清新的空气,让人的心情愉悦。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反映了词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狂蜂蝶,还须敛衽,何得傍高闲。”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蜂蝶比作凡人,它们需要收敛行为,不能随意接近高洁的事物,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标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西山。招隐处,寒云缭绕。”词人将视野扩展到远处的西山,那里有一处风景宜人的隐居之地。寒云缭绕的景色,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象征着词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内涵,展现了蜡梅的美丽以及词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