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狸

买鱼日日与狌狸,捕鼠有心奚待饥。
但免翻盆与覆碗,何须要见血淋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狸》是宋代诗人蒲寿宬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只狸猫的日常生活,更通过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以下是对《咏狸》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买鱼日日与狌狸,捕鼠有心奚待饥。但免翻盆与覆碗,何须要见血淋漓。

  2. 诗歌背景:蒲寿宬,一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他与弟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并在度宗咸淳间,知梅州。在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蒲寿庚为泉州守,却闭门不纳。最终,蒲寿宬秘密地指示蒲寿庚向元投降,并随景炎元年同降元朝。

  3. 诗歌赏析:《咏狸》是一首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诗作。诗中描述了一只狸猫的日常行为——买鱼与捕鼠,这不仅展示了它作为宠物的角色,也反映了它的实用价值——帮助主人维持家中秩序,防止物品倾倒。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在艰难环境中保持冷静的智慧。

《咏狸》不仅仅是一首关于动物的诗歌,它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象征性描述,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也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值得深入探讨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