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事何时了,郊行亦兴佳。
不因修佛供,端为忆诗家。
歌棹浮春浦,吟筇倚暮花。
翻思红蕊句,想像怨年华。
和刘晋父寒食日从郡掾游花光相社祠绝江访向园赏春韵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刘晋父寒食日从郡掾游花光相社祠绝江访向园赏春韵三首”是一首由宋代诗人廖行之创作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下面将进一步探讨这首诗:
- 作者简介:
- 廖行之生活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他的创作风格以豪迈、清新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 诗作原文:“官事何时了,郊行亦兴佳。不因修佛供,端为忆诗家。歌櫂浮春浦,吟筇倚暮花。翻思红蕊句,想像怨年华。不作春游去,那能诗思佳。春山长在眼,白酒不谋家。”
-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其中,“不作春游去,那能诗思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出游的喜爱,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季节里,才能激发出更多的创作灵感。
- “歌櫂浮春浦,吟筇倚暮花”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的美丽画卷,诗人在船上唱歌,手持筇杖,倚靠在盛开的花丛中,享受着春天带来的无限美好。
- “翻思红蕊句,想像怨年华”则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红色的花朵虽然美丽,但诗人却无法忘怀过去的时光,感慨岁月如梭。
- 诗歌赏析:
- “官事何时了,郊行亦兴佳”表达了诗人对于公务的处理感到无望,但即便如此,他仍愿意出门郊游,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 “不作春游去,那能诗思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热爱,只有真正融入大自然,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诗的灵感。
- “春山长在眼,白酒不谋家”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即使生活中有烦恼和忧愁,诗人也选择用饮酒来消解,保持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和刘晋父寒食日从郡掾游花光相社祠绝江访向园·寒食江头去》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反映了诗人复杂心理世界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还可以从中汲取到面对生活的态度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