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空何太高,秋风何太清。秋露何太皎,秋月何太明。
秋山有素期,秋水莫间盟。力此久病身,试上高高亭。
上欲驾扶摇,下欲跳清泠。手持紫玉箫,跨鹏或骑鲸。
时吹复时止,霄壤随纵横。回首天上人,见我呼友生。
我言你能许我三百六旬无一日之不秋,则我亦许你从此为逍遥之朋。
秋高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高亭》是宋朝诗人赵必愿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高远与清冷,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深沉。下面对《秋高亭》进行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赵必愿是宋朝时期的一名诗人,其生平不详。尽管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但他的诗作却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流传下来。
诗词原文:
秋空何太高,秋风何太清。
秋露何太皎,秋月可太明。
秋山露素期,秋水莫相并。
上欲驾扶摇,下欲跳清泠。
手持紫玉箫,跨鹏或骠鲸。
时吹复时止,霄壤随纵横。
回首天上人,见我呼友生。作品赏析:在《秋高亭》中,赵必愿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来表达对秋天景色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对天空、秋风、秋露等自然元素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和对自由的追求。
写作背景:尽管具体的写作背景资料不详,但可以推测赵必愿可能在某个秋天游览到了一处高高的亭子,并在其中吟咏创作了《秋高亭》。这一经历可能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能够在作品中表达出对秋天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由的渴望。
《秋高亭》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作,也是对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赵必愿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