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巴陵闻晓角

五更钟后斗沈杓,画角三番塞角调。
青草湖平无俗籁,岳阳楼迥有寒飙。
酒肠唤醒维舟静,梦眼惊回去国遥。
我爱清馀起倾耳,欲吟情思已飘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泊巴陵闻晓角》是一首由宋代著名文学家赵抃所创作的诗歌。该诗以五更钟声、画角声等自然声响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湖边听到的凄凉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任殿中侍御史、河北都转运使等职。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也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如《泊巴陵闻晓角》。

  2. 诗歌原文:五更钟后斗沈杓,画角三番塞角调。青草湖平无俗籁,岳阳楼迥有寒飙。酒肠唤醒维舟静,梦眼惊回去国遥。我爱清余起倾耳,欲吟情思已飘飘。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的“青草湖平无俗籁”与“岳阳楼迥有寒飙”对比鲜明,前者宁静而后者寒冷,共同营造了一幅冷清而孤独的画面。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国家的忧虑。

  4. 艺术手法:赵抃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动态感。例如,“画角三番塞角调”不仅描绘了声音,也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5. 历史影响:赵抃的这首诗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成为了宋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代表。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泊巴陵闻晓角》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录,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也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