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雪纷纷甚羽毛,相逢淮上系轻舠。
压低酒力威棱健,助豁诗怀气象豪。
两岸远山供玉障,一天长水尽云涛。
归欤喜见丰年瑞,南顾无烦帝力劳。
和淮上喜雪呈贯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淮上喜雪呈贯之》是北宋时期的一首五言古诗,由赵抃创作。这首诗作于诗人任成都知府期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赞美以及对丰收年景的喜悦之情。
赵抃(1008—1084年),字阅道,号知非子,生于宋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赵抃在官场上以清廉自奉、刚正不阿而闻名,被时人誉为“铁面御史”。他不仅因直言谏诤得罪权贵而被贬外放,还因此获得了“扶正祛邪”的政治形象。赵抃的政治生涯中不乏治理政绩,他在不同的地方任职,如武安军节度判官、崇安知县、海陵知县、江原知县、成都知府等职,均因政绩卓著而得到提拔。其政治生涯中最著名的事件莫过于弹劾不避权势的“铁面御史”称号。
《和淮上喜雪呈贯之》是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酬答之作。诗人通过对淮河上的雪景进行描述,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与朋友相聚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丰收景象的期待和喜悦。诗中“落雪纷纷甚羽毛,相逢淮上系轻舠”描绘了冬日里雪花纷飞、如同羽毛般轻盈的场景,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压低酒力威棱健,助豁诗怀气象豪”则表现了诗人借酒消愁后的豪迈情怀,酒力似乎被雪的洁白所压制,但诗歌的力量却更加雄壮。“两岸远山供玉障,一天长水尽云涛”进一步描绘了淮河两岸的自然风光,远山如同屏障一样屹立,水面上波涛汹涌。最后两句“归欤喜见丰年瑞,南顾无烦帝力劳”则是诗人对国家丰收年景的祝愿,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成果的赞美。
通过这首《和淮上喜雪呈贯之》,读者可以领略到赵抃作为宋代文人的风雅情趣及其政治品格的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