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诸寺耸云楼,寺脚周环枕碧流。
和靖久居勤赋咏,乐天临别叹勾留。
拿舟直度闲千骑,佩印重来仅十秋。
预约前春挂冠去,湖山阁好换休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孤峰诸寺耸云楼,寺脚周环枕碧流。
和靖久居勤赋咏,乐天临别叹勾留。
拿舟直度闲千骑,佩印重来仅十秋。
预约前春挂冠去,湖山阁好换休休。
题孤山寺湖上阁并非是文学作品,而是关于杭州孤山寺的描述。这首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至唐敬宗长庆四年(824年),当时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期间游览孤山寺并邀请诗人张祜一同游玩。诗中描绘了孤山寺的楼台耸立在碧翠的山顶,白沙堤穿过湖心直达此处,两者相互垂直,形成了视觉上的广阔空间,使得小小的孤山得以展现。
诗中的“一径人湖心”和“楼台耸碧岑”等句子,生动地勾勒出了孤山寺的地理特征和建筑美。楼台高耸入云,与碧绿的山峦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白沙堤则像是一条白色的丝带,静静地横卧在湖面上,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
诗中的“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孤山寺周围自然环境的赞美。即使在没有下雨的时候,山依然被滋润;即使没有云彩,湖水也显得更加幽深。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
题孤山寺湖上阁是一首描绘孤山寺及其周边自然风光的诗歌,而非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杭州的地理、文化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