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梓州才

锦城匝地清风起,为得梓州书一纸。
莫问分符隔两川,水月东西共千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梓州才》是宋代赵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友人书信的深切思念和期盼之情。下面将围绕诗歌的创作背景、主题与表达情感以及艺术特色进行详细阐述:

  1. 作品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赵抃(956年—1034年),字昌言,成都人。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因直言进谏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为主,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创作时间: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从诗中“为得梓州书一纸”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赵抃任职期间所作。
  • 创作缘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书信的渴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在宋诗中较为常见,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人情世故的深刻认识和对于人际交流的重视。
  1. 主题与表达情感
  • 主题分析:《寄梓州才》的主题是友情和思念。诗中通过对锦城清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期待。同时,“为得梓州书一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来信的迫切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相互之间的牵挂。
  • 情感表达:诗中的情感丰富而复杂,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自己境遇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远方朋友的关切与挂念,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赵抃在《寄梓州才》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营造意境,通过对锦城清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 语言精炼:诗句简洁凝练,如“锦城匝地清风起,为得梓州书一纸”,用词精准,形象生动,充分体现了宋代诗人的语言特点。
  • 情感深沉:诗中的情感深刻而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是宋代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

《寄梓州才》是一首充满深意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于人性的细腻把握。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