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五丈原二寄木

古庭薜荔附长松,岁寒共有凌霜操。
诸峰冻合万木雕,看取门外长安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五丈原二寄木》是宋代赵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傲视霜雪品质的赞赏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古庭薜荔附长松,
    岁寒共有凌霜操。
    诸峰冻合万木雕,
    看取门外长安道。

  2. 诗歌赏析

  • 古庭薛荔附长松:描述了庭园中的薜荔植物生长在长松之下,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薛荔是一种常绿攀缘植物,其藤蔓能够依附在树木上生长,展现出生命力的顽强。
  • 岁寒共有凌霜操:这句诗意味着在严寒中,所有的草木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的“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而“凌霜操”则是指不畏严寒、坚持自我的行为。
  • 诸峰冻合万木雕:通过“冻合”这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山峰被冰雪覆盖的景象,同时“雕”字也暗示了这些树木在冰雪的压力下依然保持着独特的形态。这既是一种自然的景观描写,也是对诗人所处时代社会风貌的一种隐喻。
  • 看取门外长安道:这里的“长安路”可能指的是通往首都长安的路,也可能象征着国家的道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道路的期望和关切。
  1. 历史背景
  • 赵抃(1019年—1084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北宋时期官员。他在政治上有着丰富的经历,曾历任多个要职,包括殿中侍御史、右司谏等,晚年还曾任太子少保等职。
  • 在任期间,赵抃以其正直和勤政闻名。他的诗文作品反映了他对政治、社会和民生的关注,其中《题五丈原二寄木》便是其文学作品之一,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题五丈原二寄木》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更蕴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崇高理想。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怀和艺术追求,以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