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中

古柳垂溪水,当门系雪舟。
开樽延白鸟,扫树带清秋。
阁上看华顶,窗中见沃洲。
寻常投刺少,来即是诗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该诗描绘了剡中山水的美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剡中地区的向往和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以其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而著称于世。
  • 创作时间:《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的创作年代不详,但可推测为唐代初期,即天宝元年前后。
  1. 诗歌原文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山随水而长,水逐山而开。
    江风轻云薄,竹叶响渔歌。
    剡纸剡藤生,剡楮剡木多。
    剡县古称剡中,地名所在,自古繁华。

  2. 诗歌鉴赏

  • 意境之美:李白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剡溪两岸的自然风光。山随着水流延伸,水流随着山势展开,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江风轻拂,薄云飘荡,竹叶沙沙作响,渔歌唱晚,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剡中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剡纸、剡藤等名物的提及,不仅展示了剡中地区的物产丰富,也寄托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不仅是一首描绘剡中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李白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完美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及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