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圆老闻欲移住他院

妄动生于念,禅床坐不牢。
旧窠元自好,新刹有何高。
去住身如寄,奔驰足谩劳。
挑包闻已决,应笑我忉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圆老闻欲移住他院》是宋代著名诗人赵汝鐩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此时赵汝鐩已中进士并担任过镇江税务官、刑部郎中等职,最终在南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因事出知温州而卒。

赵汝鐩,字明翁,号野谷,是宋朝太宗八世孙。他出生于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为宋宁宗时期的一位进士。其诗歌创作涉及广泛,包括政治讽刺和自然景物描写等多种形式。他的诗歌风格以豪放、奔放为主,同时不失细腻与深情。

从文学角度来看,《寄圆老闻欲移住他院》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文人诗作。诗中“妄动生于念,禅床坐不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旧窠元自好,新刹有何高”则表达了对于新旧事物的矛盾心理和评价;“去住身如寄,奔驰足谩劳”揭示了人生无常、世事纷乱的主题。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

《寄圆老闻欲移住他院》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研究赵汝鐩及其时代的重要文献。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文人精神世界和文化风貌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变迁。

《寄圆老闻欲移住他院》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文化与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及其深远的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