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动生于念,禅床坐不牢。
旧窠元自好,新刹有何高。
去住身如寄,奔驰足谩劳。
挑包闻已决,应笑我忉忉。

【注释】

圆老:指圆寂的僧人圆通法师。妄动:指心有所动。禅床:指打坐用的木制坐具,也作“禅床”。旧窠(kē):指原住的地方或原住处。新刹(chà):指新建的寺院。去住身如寄:意谓自己像寄居在别人家里一样,身不由己。挑包:即担行李,泛指行旅。忉忉(dié dié):形容心里忧虑不安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圆通法师时所写的,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首联“寄圆老闻欲移住他院”,写送别圆通法师的场景。圆通法师即将离开自己的住处,移往别处居住了。这里的“闻”字,既表明了送别的对象不是他人,也不是自己,而是已经逝去的圆通法师,又表明了消息传来的时间。

颔联“妄动生于念,禅床坐不牢”,进一步描绘了圆通法师的离寺之状。圆通法师虽然已经去世,但是其生前的一些行为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他在打坐时总是心不在焉,无法静下心来;又比如,他经常在寺院里到处游走,没有固定的居住地。这些行为都说明圆通法师并没有真正的放下过去,他的心仍然牵挂着过去的一切。

颈联“旧窠元自好,新刹有何高”,则进一步揭示了圆通法师的离寺原因。原来他之所以要移往他处居住,是因为他觉得原来的寺院不够好,而新建的寺院也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印象。这说明,圆通法师对于佛教修行的执着与追求,使他始终无法真正地放下过去。

尾联“去住身如寄,奔驰足谩劳”,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圆通法师的深切同情。因为圆通法师虽然已经离寺而去,但是他的心仍然牵挂着过去的一切。他的离去就像寄居在他身边的其他人一样,身不由己,无法自主。而且,他还要不停地奔波忙碌,以满足生活所需。这更加凸显了圆通法师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痛苦。

这首诗通过对圆通法师离寺之状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佛教修行的执着与追求,以及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