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曦赫空岁不熟,炊甑飞尘煮薄粥。翁媪饥雷常转腹,大儿嗷嗷小儿哭。
愁死未死此何时,县道赋不遗毫厘。科胥督欠烈星火,诟言我已遭榜笞。
壮丁偷身出走避,病妇抱子诉下泪。掉头不恤尔有无,多寡但照帖中字。
盘鸡岂能供大嚼,杯酒安足直一醉。沥血祈哀容贷纳,拍案邀需仍痛詈。
百请幸听去须臾,冲夜捶门谁叫呼。后胥复持朱书急急符,预借明年一年租。
翁媪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翁媪叹》是宋代赵汝鐩的作品,是一首七言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简介:赵汝鐩,北宋末年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矛盾,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他的作品在后世广为传颂,不仅因为其精湛的艺术造诣,还因为他能够以敏锐的眼光洞察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苦难。
诗歌原文:《翁媪叹》的原文如下:“旱曦当空岁不熟,炊甑飞尘煮薄粥。翁媪饥雷常转腹,大儿嗷嗷小儿哭。愁死未死此何时,县道赋不遗毫釐;科胥督欠烈星火,诟言我已遭榜笞。壮丁偷身出走避,病妇抱子诉下泪;掉头不恤尔有无,多寡但照帖中字。”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官府苛捐杂税的沉重负担。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诗歌主题:通过对农妇生活状态的描述,这首诗映射出当时农村普遍的困境。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旱曦”、“饥雷”等,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干旱、收成无望给农民带来的苦难,以及沉重的赋税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压力。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农民的生存状态,也揭示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如税收制度的不公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
《翁媪叹》作为赵汝鐩的代表作,不仅因其艺术价值而被历代读者所推崇,更因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而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社会的真实面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