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严因崇报禅寺

寻幽访古到岩前,仰视云霞接梵天。
六代兴王那复在,千身化佛尚依然。
老松欲作苍龙去,怪石常如猛虎眠。
已觉尘劳变清净,何当筑室向危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严因崇报禅寺》是宋代诗人赵师龙的作品,表达了对古迹的向往与探寻,描绘了作者游历禅寺时所见所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选址之僻静和历史底蕴

诗的第一句“寻幽访古到岩前”,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对古迹的向往和对探寻的执着。这不仅揭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与历史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古代文明的深深迷恋。第二句“仰视云霞接梵天”将诗人的目光引向了天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祥和。这两句不仅构建了一种空灵、古朴的氛围,还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六代兴王那复在,千身化佛尚依然”则抒发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人物及佛教文化的感慨。诗人认为,尽管时代更迭,但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和永恒的佛教精神却依然存在,给人以启迪和力量。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也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怀。

第四句“老松俗作苍龙去,怪石常如猛虎眠”则进一步描绘了禅寺周围的自然景观。诗人用“苍龙”与“猛虎”来形容树木和石头,既形象又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题严因崇报禅寺》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古诗。它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后人细细品读和传颂。

相关推荐